Memory's Cards + Gifts (2013年白色情人節 DIY 精選禮物)

全部 HAND MADE(纯人手製作),精心設計,款式精緻;全部都是獨一無二,送給特別的你!!
本網誌將調整圖片及影片顯示,適合大家在 iPad 直向瀏覽本網誌 !!

大家現在可以在 Facebook Fans PageTwitter 追蹤本網更新及歡迎大家給與意見 !!
只要對「 iPhone vs It 」讚好(Like) 或者按 Follow 以後就可以係 facebook/Twitter 收到本網誌最新資訊 !!

新 Blog ~~ Migrate iPhone To Android !! 
如果你想由 iPhone 轉去 Android Phone 就一定要睇吓 !!!
如果由 iPhone 轉去 Samsung Android Phone 就更加要睇吓 !!!





自訂搜尋
顯示包含「Steve Jobs」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Steve Jobs」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9月29日星期六

Steve Jobs 擬真人像已於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展示


根據気になる、記になる…網站消息,稍早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已正式展出 Steve Jobs 擬真人像,展期至 11 月 26 日止,後續也將於曼谷、上海等地展示。

[轉載自 : RakunaMac]

2012年9月19日星期三

蘋果教主喬布斯(Steve Jobs)蠟像現身香港!


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好快多一個新成員啦!備受 Apple fans 景仰的蘋果教主喬布斯的蠟像會於 9 月 27 日至 11 月 26 日在香港展出,之後就會世界各地周圍飛,所以香港的果迷就記住去跟「他」合照留念啦!
[轉載自 : UNWIRE.HK] 

2012年7月26日星期四

Steve Jobs 獲 TIME 時代雜誌評選為「史上最有影響力的 20 位美國人」

根據気になる、記になる…網站轉述 AppleInsider 消息,稍早美國 TIME 時代雜誌公開一份「The 20 Most Influential Americans of All Time(史上最有影響力的 20 位美國人)」名單,其中除了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愛因斯坦、萊特兄弟以及林肯總統等歷史名人外, Apple 已故執行長 Steve Jobs 亦在其中,以下為完整名單:
  • George Washington
  • Thomas Jefferson
  • Sacagawea, Meriwether Lewis and William Clark
  • Abraham Lincoln
  • Sitting Bull
  • Alexander G. Bell
  • Thomas Edison
  • Henry Ford
  • Wright Brothers
  • Margaret Sanger
  • Albert Einstein
  • Franklin D. Roosevelt
  • Louis Armstrong
  • James Watson
  • Martin Luther King Jr.
  • Muhammad Ali
  • Steve Jobs
[轉載自 : RakunaMac]

2012年6月7日星期四

獨立製片「jOBS」選定由 Matthew Modine 飾演八〇年代執行長 John Sculley 一角

根據気になる、記になる…網站轉述 TUAW 消息,如火如荼開拍中的獨立製片「jOBS」,稍早已選定由 Matthew Modine 飾演八〇年代(1983 – 1993)執行長 John Sculley 一角,而創辦人 Steve Wozniak 角色也確定由 Josh Gad 接演。

[轉載自 : RakunaMac]

2012年5月31日星期四

Apple 輯錄了歷屆 Steve Jobs 接受「D: All Things Digital」訪問影片,可以透過 iTunes - Video Podcast 免費訂閱下載 !!


由 2003 年起每年例行舉辦「D: All Things Digital」由 Walt and Kara 與 IT 界公司領導人對談的 All Things Digital,Apple CEO - Steve Jobs 被邀請參與過幾屆

Apple 輯錄了歷屆 Steve Jobs 接受訪問易片段,一供有七段 Video,現在大家可以透過 iTunes - Video Podcast 免費訂閱下載 - Steve Jobs at the D: All Things Digital Conference (Video),再次欣賞 Apple 教主的急材同妙答。

大家一定要睇 D5 (2007年) : Steve Job and Bill Gates 同台被訪問那一段 Video !!!

Tim Cook 在「D10」訪問的完整談話內容 (中文翻譯版)


今日 Apple 執行長出席「D: All Things Digital (D10)」受訪,這段影片稍早也已公開,以下試譯內容為 Tim Cook 談話整理,全文參考日本知名IT書籍作者松村太郎(Twitter@taromatsumura)的同步彙整

Apple CEO - Tim Cook 於「D: All Things Digital (D10)」節目受訪的片段已公開,全長約七分鐘。

|陸續透過產品,將Apple介紹到全世界
在 Apple 度過的每分每秒都相當開心,Apple 整體現況相當良好,過去幾季都表現地很不錯,在近期公司體制變更的前半年,全球已超過七千萬人持有 iPhone,而 iPad 也備受好評,對我們來說,目前才算是挑戰的開始。

回顧過去幾年,我們藉由「iPod」向許多人們介紹 Apple,也因而順利地傳達到法、英、澳、德等市場;2007年,則是因為「iPhone」的問世,讓中國、中東、俄羅斯以及中南美等地的朋友們認識 Apple,這幾年陸續透過精采的產品,已向全世界介紹了我們。

|今年WWDC會上將能看到許多新產品
(下週會推出什麼嗎?)這雖然是好問題,但今天沒辦法做任何回覆,請期待屆時多項精采的發表。

|與Ultrabook市場不同,iPad衍生的挑戰仍是初步階段
我們一直相信平板電腦的市場大過 PC,而過程中也的確被許多人嘲笑,但現在更我們同樣想法的人已多上許多,以聽眾的各位來說,使用 iPad 的比例應該比 PC 來得多才是,我雖然很喜歡 Mac,但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倚賴著 iPad。

雖然烤麵包機與冰箱被湊合在一起了,但我們絕對不會在下週發表這樣的產品。


|從 Steve Jobs 身上學習到的信念
過往從 Steve 身上學到許多,而他辭世的那一天,對我來說是人生最難過的日子,不能說是有心理準備,但真的不願相信這個事實。不過,去年的最後一天,我認為該是清醒的時候,決定將悲傷轉為強烈的決心,不重要的事情全擺在一旁,要讓多數重要的計畫以最積極地狀態進行。
不做任何妥協,目標只放在最高標準,這個信念完全的貫徹執行中。在 Apple 內部,有著相當無法言喻、極為優秀的文化傳承,Steve告訴我樂趣就在過程裡,而我們所有的人生都充滿了不確定的因素,因為沒辦法保證明天會發生什麼事,因此得投入我們現在擁有的全部。


Steve 不被過去所羈絆,完全集中於未來的一切,就算其中曾激盪出精采的事物,最後也會不加思索地往前邁進,專注於開發全新的作品。如果發現自己沒察覺到已有這樣的改變,這就是所謂的 Apple 公司文化,因為太過獨特,很難試圖效仿,絕非是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模式。

在某次會議上 Steve 曾說過「當 Walt Disney(迪士尼創辦人)逝世時,我們目擊了所有在迪士尼發生的事,如果我們是 Walt,應該有何作為、有判斷呢?」就我來看,只要去做正確的事,應該就會有所改變吧?是的!

Steve 也經常推翻自己的決定,不過,大部分的人們也的確常常忘了一年前堅決反對的事物吧… 其中也是一門學問不是嗎!Steve 付諸勇氣,不斷地反覆檢視自己的決定,然後一天天地走來,對我們而言,那份信念是 Steve 為我們留下的遺產。


|Apple所背負的社會責任「被賦與著,也被期待著」
我們對於慈善所秉持的信念,是如同當初甘迺迪總統(John F. Kennedy)般,相信被賦與許多權力的人,也同樣是最被期待的人。不管是在社會責任上,或者對供應商所擔負的責任、環境保護上,我們都秉持著透明化,相信我們這樣做的話,也會影響他人學習效仿吧。

10年多前,我們在生產上,決定改採比其他公司更佳的作法,例如在部分作業環節上,委由其他製造商來做,會比我們自己進行來得要好,例如產品製造就是其一,而生產技術、研究工程、供應商管理等環節,就全由 Apple 自行投入。

至於生產線是否可能回歸美國本土?如果可以那樣的話,我覺得是不錯的,例如現行搭載在iPhone、iPad 上的引擎核心(A5處理器),供貨並非僅對美國市場,位於奧斯汀的工廠,產能就供應著全球市場需求;強化玻璃材料則來自肯塔基州,同樣為滿足全球需求;而中國,則扮演著最後組裝的角色。

|App Store開創了全新的經濟圈
App 開發成了當前的主流,目前有極多數人投入在開發上。像是這般的經濟模式,幾年前根本就未存在,現在藉由 App 的豐富普及,激盪出驚人的創新;但所謂的創新,若是舉 PC 為例的話,通常僅是依各企業所需,單獨進行創新開發,這樣的情形,在行動平台上的佔比就很低。

|專利訴訟一事,多少感到不滿
對於近期陸續的專利訴訟,實在多少感到不滿,如果真要我們表態,最重要的一點,其實Apple並非訴求自己是為了全球考量的開發者,試想如果你身為工程師,成就在被他人掠奪後,又完全不出惡言… 我們只是希望同業能自行投入開發,不要盜用Apple的技術罷了。

|智慧型手機的革命,尚在初步階段而已
現階段 Apple 並非支配了智慧型手機市場,我們想的只有最棒的電話這件事,目前兩大行動系統普及,分別是 iOS 與 Android,不過 Windows Mobile 也正開始行動,更不用說以往擁有全球多數企業用戶的 RIM,因此我們認為現今局勢還會有所變化。

對我們來說,智慧型手機的革命仍尚在初步階段,這三年來,全球市場創造了10億台的規模,再過個幾年,大家應該就不會留意智慧型手機以外的電話了吧。因此,其中有相當大的可能性,對於可能的變化也已有所掌握。

我們向來目標就是製作最棒的產品,而這個目標,即便能取得價格以及開發時程上的妥協,進而實際投入設計,但這也不代表著我們會去充實行動電話的產品線。因為有著堅定於開發最佳產品的信念,所以過程中若發現能更加超越,那就會是很棒的事情。

Apple 有一項長處,那就是不會進行產品機型上的刻意區隔,iOS 讓人最為之驚訝的,就是大多數的用戶都能使用著最新版本的系統,而 App Store 又是極為簡單的架構,一種畫面尺寸、一種顯示解析度,而且也只有一種電話,所以對開發者來說,要設計 iOS 平台專用的程式,是相當容易的。

(為何不推出99美元的iPhone呢?)事實上,我們真的不會去談「49美元定價的『iPod』有需要」,反而會說「一款具備傑出設計的 Shuffle 應該可行吧」,因為如果每個價格帶都能推出極佳的產品,那就會是很棒的一件事,僅此而已。


我們依舊投入在 Apple TV 這塊市場上,這對我們來說已是例行的計畫,如果結果成效不彰,又無法獲得較大成功的話,則會在其他領域投注更多的資源。不過目前我們仍相當熱衷於 Apple TV 上,即便市場規模無法與 iPhone、Mac、音樂以及平板電腦相比。

以2011年來說,整年度銷售了280萬台 Apple TV,但今年截至目前就已售出270萬台,特別是1080p 高畫質的支援,以及線上影片商店等,均是呈現這佳績的重要因素;而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整合性,這也是我們最感興趣的一點。目前我在電視上看的節目,完全都經由 Apple TV 提供。

個人的確很喜歡 Apple TV,但這個產品在往後是否應該有所調整,目前則在進行相關的評估。此外,現階段我們與好萊塢保有不錯的關係,同時也對這些內容提供者表達尊重之意,我們正設法向人們介紹極簡又兼具優雅的解決方案。

現階段,我不覺得 Apple 應該投入影片內容市場,目前音樂資料庫已逾三千萬首,而電影以及電視節目方面,雖然會有因國別市場衍生版權上的問題,但內容的取得其實並非難事,因此對我們而言,當務之急並非投入影片內容的生產,而是設法架構出容易大量銷售的平台。

|與Facebook之間的關係
Facebook 儼然已是傑出的一間公司,而我們則是能提供優秀的應用程式,因此彼此間的關係相當緊密,現階段為了滿足顧客們的需求,正設法實現極簡又兼具完美的使用方式。目前 Facebook 用戶中,不管是誰大多使用著 iPhone、iPad,我們希望能讓這些用戶享受到絕佳的 Facebook 體驗,所以,請務必留意後續發展。

|Siri將更加聰明
現階段的「Siri」,已成為全球最具人氣商品中,最廣受喜愛的功能之一,但能耐並非僅僅如此,預估幾個月後,功能面將更為充實,屆時並非只有單純語音的辨識,還能進一步理解說話內容的前後脈絡,甚至還更具人性,「Siri」將能成為很多人的好朋友。

|Steve 辭世後的 Apple、Tim Cook 的目標
Steve 是相當有遠見的人,我不覺得自己能取代他的角色,不過也並未因此感到壓力沈重。我並不是他,也並非我人生追尋達到的目標,目前能跟地球上最聰明傑出的人們共事,已經是相當開心的一件事。我很珍惜在 Apple 的每分每秒,幾乎就像是不可或缺的氧氣般。

(現今在 Apple 經營團隊內,誰扮演統籌的角色呢?)事實上被賦與特權的我們,其中有多位已共事超過十年,我們互相熟識對方,也彼此尊敬,統籌者的角色與責任,是經常變動的。
Steve 曾經說過,不管是誰都沒辦法一人兼顧所有事,你的胸膛上並不像超人印著「S」,也沒有一件披風,因此決定設法將傑出的人才帶進公司。因此,才能成就現今 Apple 的成功,Steve 的精神無疑已是全公司的 DNA。

近期的目標仍是執著在最佳產品的開發上,我們必未特別考量獲利,因為只要將產品做好,其他的結果就會跟著顯現。特別是,如果將獲利以及股價做為公司營運的目標,那在很多事情上就沒辦法集中,會無法成就更佳優異的事情。

(在Apple以外,是否有令你尊敬的公司或人呢?)如果來參觀我的辦公室,可以看到甘迺迪總統以及金恩牧師,此外就CEO執行長這個工作來說,我很欣賞 Bob Iger 以及他在迪士尼所做的一切,能延攬他加入 Apple 董事會一員,實在是很幸運的一件事。

[轉載自 : RakunaMac]

2012年5月1日星期二

Android 推出手機輻射警報 App,Apple 教主 (Steve Jobs) : 「No Interest(沒興趣)」

雖然還沒有醫學報告證明手機輻射對人體有害,但如果你還是擔心,就可以使用 Android 首款輻射警報 App 進行監察,不過 iPhone 就沒份兒了。這款 App 在 2010 年被 Apple 的 App Store 拒絕上架,開發商就 send 了一封 email 給 Steve Jobs 解釋用途和好處,日理萬機的教主從他的 iPhone 回覆了:「沒興趣」。奇怪的是,App Store 的審核原來是這麼嚴格,但為何會有這麼多侵犯版權的 eBook Apps 可以上架呢?
開發商很誠懇地向教主推介,不過 Steve Jobs 似乎對手機輻射沒興趣
之後開發商就只能在「黑市場」推出一個 JB iOS 版本,再致力發展 Android 版,兩年後終於光明正大地在 Google Play 上架,一星期就錄得一萬下載。他們與輻射實驗室長期合作開發,《Tawkon》 能夠監測你手機的輻射強度,如果過高就會告訴你採取何種措施,例如使用藍牙耳機、開 Speaker,甚至收線等。
[轉載自 : UNWIRE.HK]

2012年2月28日星期二

奧斯卡 (Oscar) 認可 Steve Jobs 在電影行業的重要性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第84屆奧斯卡頒獎禮上導演特地留出一段時間紀念去年電影行業失去的那些名人。在 In Memoriam 這段紀念剪輯片段中,有許多已經去世的電影明星、導演、編劇、製片人都出現了。而其中最感人的莫過於斯蒂夫・喬布斯也出現在了紀念片段中,說明奧斯卡也認可了喬布斯在電影行業中的重要性。

紀念剪輯片的背景音樂是 Esperanza Spalding 和 Southern California Children’s Choir 深情演唱地“What a Wonderful World”,在視頻的最後喬布斯的圖片出現,背景音是他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候那一句經典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在屏幕上他的名字下面是“Executive”一詞。


雖然喬布斯最為人著知的是他在蘋果公司中重要作用,但是他也曾是 Pixar 動畫工作室的聯合創始人兼 CEO。在艾薩克森撰寫的傳記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喬布斯十分關心 Pixar 的發展,從他對 Pixar 的財政支持以及技術建議也可以感受到他在其中的影響。他也是 Pixar 動畫工作室的首部電影 Toy Story(玩具總動員)的執行製片人。而剩下的就如他們所說,都是歷史。


2012年2月6日星期一

台灣藝人阿 Ken 扮喬布斯遭狠批

台灣藝人阿 Ken(林暐恒,左圖)近來一個模仿已故「蘋果教主」喬布斯( Steve Jobs 右圖)的電視廣告上傳 YouTube後,引起全球多家媒體及網民批評,指廣告對死者不敬。


長 20秒的廣告中,阿 Ken身穿喬布斯的招牌黑色 T恤、藍色牛仔褲,再加上天使翅膀和光環,代言台灣廠商「憶聲電子」的平板電腦。「厚顏無恥」、「喬布斯若地下有知,一定死不瞑目」,台灣網民一片罵聲。國際傳媒也紛紛報道:英國《每日郵報》批評這廣告「惡心」,用喬布斯的形象來銷售他生前最不屑的 Android平板電腦,是對死者不敬;美國電視批評廣告毫無品味。


對此阿 Ken稱並無不敬,只是配合廠商劇本演出。

2012年2月5日星期日

Steve Jobs 不做!我做!Apple 新 Tim Cook 捐款1億美元予慈善機構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CNET》周四 (2日) 引述另個科技新聞網站《The Verge》報導指出,蘋果 (Apple Inc.)(AAPL-US) 執行長 Tim Cook (庫克)上周宣布捐出1億美元給慈善機構。

庫克是在出席慶祝蘋果去年第 4 季銷售成功表現之內部會議上做出上述捐款宣言的。

庫克在該場會議中說,5000 萬美元是捐給史丹佛大學 (Stanford) 附設醫院,其中 2500 萬美元是捐作建設新大樓使用,另外 2500 萬美元則是捐來興建 1 座全新的兒童醫院。剩下的 5000 萬美元捐給了 Product RED 慈善計劃。

Product RED 是為了對抗愛滋病、肺結核及瘧疾而成立的 1 個慈善計劃。

自擔任蘋果執行長一職以來,庫克在一些議題上的做法明顯有別於前任已故執行長賈伯斯,當中包含了慈善捐款議題。賈伯斯並不對慈善事業感興趣,更曾說過反對捐款的行為。

相反地,庫克已給予旗下員工購買蘋果產品的折扣優惠,並在全公司推展了 1 項慈善計劃,使蘋果旗下員工每年最多捐款 1 萬美元給慈善單位。

這項捐款行動是發生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揭露了蘋果位在中國的 iPad 代工廠惡劣工作環境之後。庫克並就該報導回應道:「公司關心我們全球供應鏈上的每位員工。任何事件都造成了深度麻煩,任何有關於工作環境的問題都令我們感到憂慮。任何我們並不予以回應的外界建議都是一派胡言和無理攻擊。」

2012年2月3日星期五

facebook 上市集資 50億美元,靠8.45億朋友發達,港富豪有認股

千呼萬喚,社交網站 facebook 前日(周三)終於申請首次招股上市(IPO),集資 50億美元(390億港元),是歷來集資額最大的科網公司。招股書未有披露上市日期,也沒透露會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抑或納斯達克股票市場(Nasdaq)上市,但藉着逾 8.45億個跨國際的 fb用戶「朋友」, fb估值 1,000億美元(7,800億港元)計算,股價將是 Google上市時的五倍。 fb員工就在網頁向「朋友」致謝。


facebook 若成功上市,不少有股份的員工身家將水漲船高,
他們在招股申請書中向用戶致謝。

fb的股申請書首次披露了其向來秘密的財務狀況。這個社交網站擁有 8.45億個用戶,當中一半每日都會登入戶口,去年收入 37.1億美元(289.38億港元),按年增加 88%,純利 10億美元(78億港元)。 85%收入來自廣告收益,單是手機遊戲生產商 Zynga就「貢獻」了 fb去年收入 12%。
fb在申請書提出的 50億美元集資額,遠超 Google 在 2004年上市時的 19億美元(26.8億港元),但仍只屬初步目標,最後仍會因應投資者反應而提高,市場有估計會達 100億美元(780億港元)。

Google上市市值 5倍

放大圖片
fb在加州洛帕克的全新總部入口,展示了「讚」的標誌,參觀者爭相拍照留念。法新社
fb在加州洛帕克的全新總部入口,展示了「讚」的標誌,參觀者爭相拍照留念。法新社
12345678910
另有消息指, fb將公司市值最高預訂為 1,000億美元。現時標準普爾 500指數成份股中,只有 26間公司市場達 1,000億美元或以上,若以此市值計算, fb股價將相等去年銷售額 26.9倍,即是 Google 上市時的約五倍。
fb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為了保持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效法 Google 的模式,成立兩類股份,令他雖然只持有 28%的 fb 股份,卻掌控公司近 57%的投票權。招權申請書更將他的控制權列為公司面對的主要「風險」之一,指他可「按個人利益投票,卻不一定符合其他股東的利益」。
雖然招股申請書未詳細披露計劃發行的股數、上市日期等,但市場估計 fb 最快今年 5月上市,屆時勢將掀起熱潮。投行摩根史丹利是 fb 上市主要承銷商,高盛、美國銀行、巴克萊和摩根大通則扮演較次要角色。美國 IPO 投資顧問史密斯說:「 fb 的盈利較我們估計還要多。這顯示出社交媒體和網絡不只未走下坡,還很賺錢。」基金組理蘭迪斯就說預期, fb 最終會成為網上最值錢的資產。

亞洲集資高盛力銷港富豪

fb在美國上市,香港首富李嘉誠早於 2008年入股外,高盛去年初曾經成立一個特別目的工具(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為 fb 在亞洲市場集資,本港富豪成為推銷對象,有份認購的富豪各自分到約數千萬美元股份。
據了解,城中富豪如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華人置業主席劉鑾雄及遠東發展副主席邱達昌等,都是高盛的推銷對象。由於反應熱烈,認購的富豪只各自分到數千萬美元股份。消息透露,若 fb 以更高市賬率上市,認購者便有可觀的賬面利潤,但這批股份設有半年禁售期,能否真正獲利要視乎 fb 中長期表現。

Facebook 統計數字

現有用戶人數8.45億人,當中 4.83億每天使用 fb
每個用戶平均有的朋友人數130人
使用 fb 的語言數目70種
用 iPhone或 Android手機使用 fb的人數3.5億人
fb去年收入37.1億美元 ,比前年增 88%
fb去年純利10億美元,平均在每個用戶身上賺了 1.1美元


朱克伯格身家料漲至 280億
若以公司市值 1,000億美元計算fb一旦成功上市,創辦人朱克伯格身家肯定即時暴漲,由去年估計的175億美元( 1,365億港元)增至280億美元(2,184億港元)令福布斯的全球富豪榜將要大執位。

假如 fb的估值真的是1,000億美元,朱克伯格在 fb 上市後擁有28%股權,身家將會一下子變成280億美元,增幅達 60%,若全球富豪的身家不變,他將由去年的52位,躍升至第9位,緊追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 Gates)和甲骨文行政總裁埃利森(Larry Ellison),成為科網大亨中第三大富豪。

身家暴漲下,朱克伯格決定效法蘋果已故行政總裁喬布斯(Steve Jobs),放棄 50萬美元(390萬港元)年薪,由明年元旦起象徵式支薪 1美元(7.8港元)。但作為明日 10大富豪, fb 會提供公司私人飛機給他出差用,又會為他免費提供家居保安系統和保鑣,彰顯他身份超然。

黑客方式主導非只圖利
朱克伯格在 IPO申請書中,有一封給投資者的信,指出他成立 fb是為社會使命,全世界變得更「開放」和「相連」,上市後公司運作會續以「黑客方式」( Hacker Way)主導,並非利潤掛帥,又透露 fb五個核心價值。

他強調, fb是讓人與人意見和意念交流更方便。他信奉的所謂「黑客方式」,不是一般公眾負面理解的非法闖入電腦系統,而是快速建設並「挑戰可達到界限」。

他提到 fb的五個價值觀:
•聚焦影響力:若想有最大的影響力,最好的方法是專注解決最重要的問題;
•動作快:快速行動能打造更多機會,也學得更快;
•大膽行事:打造偉大事物代表冒險,即使有時決定是錯的;
•要開放:擁有更多資訊有助作更好決定;
•打造社會價值: fb是要讓世界更開放和相連,不只為打造一家公司。
用戶憂 fb賣私隱賺錢
儘管朱克伯格強調 fb由成立至今都擁有社會使命,但用戶現時最關注 fb上市後,會否因為要不斷提升盈利而出售 8.45億用戶的個人資料牟利,令用戶私隱受侵犯。

fb上市後,伴隨而來的最大壓力是來自股東,他們可能垂涎公司最值錢的資產——用戶資料,諸如個人喜好和口味,這是廣告商覬覦的寶庫。調查機構 Gartner科技分析員加滕伯格說:「我們可以預期, fb上市後會面對更多檢視目光,未來進行更改私隱設定之類的舉動要更加謹慎。」

fb一再因為侵犯私隱而受到批評,曾遭歐美當局懲處,當中包括讓廣告商和其他使用者可以看到用戶的網上活動資料。去年 11月, fb被控讓廣告商取得用戶個人資料,卻告訴用戶他們的資料獲保密,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協議和解,未來 20年須接受保障用戶私隱的獨立稽查。朱克伯格曾多次為公司在保障私隱上的失誤道歉。

專制國家封殺可損業務
fb不但向投資者披露財務狀況,還在 IPO 申請書臚列出公司將面對的多項風險,當中包括中國在內專制國家對 fb的封殺。

中國、伊朗、北韓和敍利亞現時都禁止 fb 打入當地市場。 fb表明,進軍有逾 13億人口的中國是公司下一個大目標,但承認難以制訂一套「我們和中國政府都接受的」審查政策。即使在現時可經營的國家,有關私隱、知識產權等法例不時改變,亦可損 fb 業務。

fb 雖有8.45億用戶,市場滲透率亦大增,但未來增長率或放緩,若不能留住用戶和他們的注意力,廣告可能會大減。手機遊戲生產商 Zynga 的遊戲帶來的收入,佔了 fb 去年總收入12%,一旦該公司的遊戲不受歡迎,或 Zynga 轉換遊戲平台, fb 收入將大受影響。越來越多用戶透過手機登入 fb,當中不少是採用競爭對手 Google 和蘋果的操作系統,這些系統若有任何不利 fb 的改動, fb 都會受影響。

2012年1月28日星期六

男人的友誼?Steve Jobs 臨終前將 Bill Gates 的信放床頭

男人的友誼,從來都不是可以用文字輕易地形容到。尤其是 Steve Jobs 和 Bill Gates,他們在生意上爭個你死我活,私下的友誼卻是深厚。
Bill Gates 擁接受 英國《每日電訊報》訪問 Bill Gates 時提及他和 Steve 像暴風雨般的關係。Steve 在生命剩下數月時邀請 Bill Gates 到訪,他們花了數小時緬懷過去和談及未來,後來 Bill Gates 在 Steve 過身前寫信給他。「我在信中叫 Steve 應該為自己的成就和建立的公司而感到滿足,還有寫到他的兒女。」問及結尾是否跟他和解?「我們不是在戰爭,不需要和平。我們都是創造好的產品的人,而且競爭永都是正面的事,沒有寬恕這回事。 」
在Steve離世後,遺孀 Laurene Powell 致電給他,說 Steve 很感激他的來信,而且這封信一直都收藏在床頭。可見兩人之間的關係微妙。
[轉載自 : TECHBEER.in]

2012年1月17日星期二

霸道蘋果成功令Steve Jobs figure廠商取消生產

鬧得滿城風雨的Steve Jobs figure,負責的香港廠商in icons日前公佈他們決定取消生產或銷售。原因之一,是蘋果和Steve Jobs家人死咬不放,不斷發信說要告in icons。in icons廠商在巨大壓力下,被逼取消售賣Steve Jobs figure。
負責人 Tandy Cheung 在 in icons網站公佈,他們不會再生廠、發售或提供Steve Jobs figure。早前曾有報道指他們在部份美國的州售賣是完全合法,只是蘋果仍然不肯放手要步步進逼。
已預訂的買家,將會在短期內收到退款。蘋果就是這樣,自己又不推出Steve Jobs figure,卻又不準別人去做,霸道之餘,又令原本支持蘋果的人大失所望。

2011年12月10日星期六

Apple 明年2月推 iPad 3 賀教主生忌

繼 iPhone「 4Steve」後,蘋果可能趕推 iPad 3賀「教主」生忌!


美國花旗集團分析師加德納前天(周四)引述消息人士指, iPad 3可能早至明年 2月就面世,立即就有人聯想到,喬布斯( Steve Jobs)生忌在 2月 24日,蘋果可能藉此向他致敬。

加德納聲稱多個消息來源都指蘋果已解決新 iPad的顯示器難題,可採用跟新 iPhone一樣的 Retina顯示器,解像度會是 iPad 2的兩倍,科技網站 CNET也指蘋果準備聖誕後讓 iPad 3開始投產。

2011年11月29日星期二

Sony Pictures 取得 Steve Jobs 傳記電影版權,兩大男星競逐主角?

Sony Picture 過去曾經製作過 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創立 Facebook 的電影-The Social Network。或者在這樣的基礎之下,這部由 Sony Picture 製作的傳記電影,應該有其可期待之處。
Sony Pictures取得Steve Jobs傳記電影版權
據傳,Sony Pictures 已經和 Steve Jobs 傳記作家 Walter Isaacson 達成協議,將一起製作一部描述這位蘋果共同創辦人一生的電影。而根據 Deadline 部落格的消息指出,目前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傳記片就是授權前時代首席編輯 Walter Isaacson 執筆 的Steve Jobs 傳記電影。

自蘋果共同創辦人 Steve Jobs 逝世一來,就傳出有電影公司想要籌拍講述他傳奇一生的傳記電影。而目前此傳記電影的主角,傳出正由 George Clooney(喬治克隆尼)和 Noah Wyle(諾亞懷勒)帶頭競爭。預計這部電影將在2012年初開拍。

賈伯斯傳記電影誰主演?兩大男星競逐
  圖中由左至右依序是 Noah Wyle(諾亞懷勒) George Clooney(喬治克隆尼)和 Steve Jobs 史蒂夫‧賈伯斯。

關於這兩位競爭者,他們在各領域的表現其實是各有擅場。究竟誰贏誰輸,實在令人玩味。當初喬治克隆尼和諾亞懷勒都在NBC的醫療電視劇ER(急診室的春天)當中擔任主角。喬治克隆尼主演的Dr. Doug Ross出現在1994~1999年的影集裡;而諾亞懷勒則是在1994~2005年間飾演當中的主角Dr. John Carter。

目前會傳出諾亞懷勒是有力的競爭者之一是因為早在1999年的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電視電影裡主演過Steve Jobs了。這部電影主要是在講述個人電腦的發展,談及微軟與蘋果之間的競爭。 另外還有個關於這部Steve Jobs傳記電影的傳聞就是,可能會邀請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社群網站)的編劇Aaron Sorkin來為本部電影執筆。不過,目前似乎Aaron Sorkin還在考慮當中。 無論是主角或是編劇是由誰出線,可以看見的是好萊塢對於這部電影的看重,這對於眾多的果粉來說,應該是件好事才是!

[轉載自 : Yahoo!奇摩3C科技]

2011年11月15日星期二

嫌芒大喬布斯(Steve Jobs) 殺死 iPhone 5

蘋果上月只推出 iPhone 4S,沒有 iPhone 5,叫苦候多時的蘋果迷大失所望,但消息指,革命性的 iPhone 5原型機其實早已做好,芒更大、外形更纖細,但數月前被「教主」喬布斯( Steve Jobs)嫌「設計不統一」推翻了,胎死腹中。



網站 Business Insider引述一名匿名蘋果工程師指,直至 iPhone 4S推出三個月前,蘋果內部還以為全新設計的 iPhone 5將是公司下一項重大宣佈。他自己就試用過新 iPhone 5原型機兩周,知道那將是完全革命性新設計。

雖然他試用的只是原型機組,不是產品機,但已可大概知道新機設計模樣。新機有 4吋芒,較 iPhone 4的 3吋半芒大。機身如同 iPhone 4被壓扁了那樣較扁平,採用「液態金屬」材料,跟 iPod nano般有多種顏色,色澤猶如鋁漆,較為耐用,至於機背就用上 iPad 2那樣的鋁質殼。

功能方面, Home鍵變成觸控設計,持續按着就可重新開機。新機芒色彩更佳、解像度更高,攝影鏡頭提升至 1,000萬像素。運算速度較 iPhone 4快很多,但只因原型機刪除了原有速度上限,電池壽命因而較短。 iPhone 4S的語音助理 Siri,在新機僅稱「 Assistant」。

新設計聽來似乎不俗,為甚麼喬布斯不滿意?向來堅持要簡約、統一性的他,覺得 iPhone 5的 4吋芒設計,跟現有 iPhone的 3吋半芒不一致,一旦採用就會跟由不同廠商打造的 Android機一樣,失去統一性,所以推翻了設計,令蘋果上月只能推出 iPhone 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