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ry's Cards + Gifts (2013年白色情人節 DIY 精選禮物)

全部 HAND MADE(纯人手製作),精心設計,款式精緻;全部都是獨一無二,送給特別的你!!
本網誌將調整圖片及影片顯示,適合大家在 iPad 直向瀏覽本網誌 !!

大家現在可以在 Facebook Fans PageTwitter 追蹤本網更新及歡迎大家給與意見 !!
只要對「 iPhone vs It 」讚好(Like) 或者按 Follow 以後就可以係 facebook/Twitter 收到本網誌最新資訊 !!

新 Blog ~~ Migrate iPhone To Android !! 
如果你想由 iPhone 轉去 Android Phone 就一定要睇吓 !!!
如果由 iPhone 轉去 Samsung Android Phone 就更加要睇吓 !!!





自訂搜尋
顯示包含「skype」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skype」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2月28日星期二

免費apps暗蒐私隱,允偷拍截聽, fb擅閱短訊,憤怒鳥查通話對象

英國傳媒揭發不少智能手機的免費或廉價apps使用條款,隱藏泄露私隱的陷阱,一旦答允條款,就會授權程式開發商蒐集用戶個人資料和照片,甚至調查行蹤和通話對象等。例如facebook及雅虎的使用條款,就允許查閱用戶的手機短訊,而YouTube及Flickr更可隨時遙控用戶的手機拍照拍片。有部分apps理論上還准許截聽電話或在用戶不知情下打收費電話。

fb:測試用途 資料無交第三者

《星期日泰晤士報》調查英國50個流行Android apps(應用程式),發現其中6個,包括社交網facebook及Badoo、Yahoo!Messenger和照片分享網站Flickr,在Android apps使用條款中,授權開發商閱讀用戶儲存於手機或SIM卡的短訊。其中fb的條款,要求用戶准許fb接收、處理、撰寫及閱讀短訊。fb回應時強調,雖然徵求了用戶授權,但目前僅限於測試用途,並未閱讀過大多數用戶的短訊,亦沒有將有關資料轉售第三者。雅虎及Flickr則稱,此做法是為了「安全要求」。Badoo則表示,只會查閱與SMS付款系統相關的短訊。

七成人下載不讀條款

該報調查指出,七成手機用戶很少或未有閱讀apps使用條款,就同意下載。iPhone一些apps的用戶條款,更長達1.7萬字,相信絕少人會仔細閱讀。部分公司有時更會未經授權擅取資料,例如twitter承認其iPhone app在用戶不知情下,會複製用戶手機的電話簿。

允開發商擅自打電話

報道又稱,受歡迎遊戲憤怒鳥亦會調查用戶身處的位置及通話對象。部分小規模開發商的apps更會截聽電話,例如Tennis Juggling Game經用戶授權後,可透過截聽用戶打出電話,將等候鈴聲變成廣告;即使用戶關閉程式,它仍會繼續截聽。開發商稱,新版本已刪除有關條款。

Justin Bieber Droid Wallpapers app的條款就更離譜,除追蹤用戶位置、監察全部網上瀏覽資料、識別用戶的電郵及fb帳戶,更可擅自打電話。報道發現,在50個受查apps中,有8個容許開發商打電話。專家警告,部分apps可能在用戶不知情下打貴價收費電話。

負責Android平台的Google回應稱,他們的下載系統,有提醒消費者每個app可能取用客戶什麼數據,客戶要在同意後才能下載。但業界專家指出,很多apps只是軟件開發商的掩飾工具,真正目的是蒐集大量個人資料。部分資料會被轉售廣告商,令用戶收到大量垃圾信息和廣告。雖然資料轉售時,用戶姓名會被隱去,但專家認為被蒐集的資料太大量,仍可能令用戶身分曝光。

2012年1月27日星期五

世界領袖專用封閉私密社群 TopCom

世界豈無階級?有錢人社交圈子向來與一般人不同,富有人家始終傾向與身家相若的權貴打交道。世界領袖專用社交網絡 TopCom 應運而生,加入條件非常嚴格,只供全球最富有的 200人或國家領袖使用,名副其實是巨富俱樂部。

供全球最富有 200人使用

外界傳媒形容為「世界領袖專用 facebook」的 TopCom,會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開通。它是一個封閉式私人社群,集合社交網站 facebook、 twitter、電郵、短訊和網絡電話 skype功能,權貴用戶可再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例如「財長小圈子」,務求讓世界頂尖領袖的溝通聯繫更容易更快捷,方便他們同時處理環球危機。
系統由美國軟件公司 TIBCO研發,公司創辦人是印度出生的商人蘭那地夫。他強調系統保安「非常、非常嚴密」,期望權貴們放心使用。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施瓦布亦支持有關概念,認為可以集合「對的人一起集思廣益」,有助制訂更好決策,如在處理日本去年大海嘯等緊急情況下可大派用場。

2011年7月5日星期二

facebook 料偕 skype 推視像通話

facebook(fb)創辦人朱克伯格宣布本周三將舉行新聞發布會,推出「一些很棒的東西」,最新消息披露,有關新服務可能是以通訊軟件skype為基礎的視訊聊天功能。

攻佔流動電訊市場

權威科技博客網站TechCrunch披露:「本周fb將會推出以skype為基礎的視訊聊天軟件。」另一科技博客Mashable 亦在網站表示,儘管fb和skype並沒有在官方渠道作出任何宣布,但他們收到可靠的消息,本星期fb將會推出以skype為基礎的視訊聊天的功能。

由於fb早已和skype整合,近年外界一直流傳fb會推出視訊聊天功能。近年fb發展迅速,在全球擁有超過5億活躍用戶,分析家稱,若這一消息屬實,fb的影響力將更進一步,甚至可能蠶食流動電訊業的市場。

朱克伯格上周表示,新功能是由位於美國西雅圖研發中心所開發,而fb在西雅圖的辦公室,正是公司在加州總部外僅有的主要研發中心。另外,fb發給傳媒的邀請函中,用了一個有人體輪廓的聊天圖標(icon),或多或少也加深了外界的揣測。TechCrunch的編輯阿靈頓(Michael Arrington) 說:「這揣測令這個聊天圖標變得有意義起來。」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Microsoft 收購 Skype,對 Facebook 有益,對 Google 不利 !!

美國IT網站PCWorld專欄作家托尼·布拉德利(Tony Bradley)今天撰文稱,雖然Facebook未能成功競購Skype,但考慮到該公司與 Microsoft (微軟) 之間的密切關係,它仍然能夠從中獲利。而作為微軟競爭對手的 Google 肯定會因此而面臨不利局面。
  以下為文章全文:
微軟週二宣佈,將斥資85億美元收購Skype。由於此前一週來,業界一直盛傳的Skype收購方是Facebook或 Google ,因此微軟最終勝出的消息令整個業界嘩然,甚至搶走了 Google I/O開發者大會開幕的風頭。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一直都在撰寫一些文章,分析被Facebook收購和被 Google 收購對Skype及其用戶的利弊。現在看來,這些文章可以丟掉了。但也並非全無用處,因為Facebook和 Google 的確都受到了這起併購的影響。
微軟在新聞稿中表示:“Skype將支援Xbox和Kinect等微軟設備,以及Windows Phone和一系列Windows設備。而微軟則會將Skype用戶與Lync、Outlook、Xbox Live和其他社區聯繫起得來。微軟將繼續投資和支援非微軟平台的Skype客戶端。”
  最後一部分至關重要。 Skype是一款幾乎兼容所有操作系統和流動平台的通訊工具。如果取消對其他平台的支援,只兼容微軟自家平台,就會導致大量企業和消費用戶的流失,併成為一個巨大的錯誤。
通過本次併購,微軟將加強通訊產品組合,並提升Office和Xbox等產品的集成性和功能。美國市場研究公司Enderle Group首席分析師羅布·恩德勒(Rob Enderle)認為,微軟收購Skype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提升自己的業務,同時也是為了防止Skype落入 Google 之手。
Google 已經擁有了Google Voice語音通訊服務,但卻未能獲得大範圍普及。收購Skype將立刻提升 Google 在網絡電話和視頻聊天領域的地位,並且將為 Google 提供成為市場領導者所必須的核心經驗和技能。但現在, Google 不得不繼續以往的發展方式,而且還要面臨微軟和Facebook競爭。
恩德勒認為,即使Skype被 Google 收購,也很難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 “這有可能會大幅提升 Google 的技能,然而, Google 內部派系眾多,而一些老資格的員工有可能會壓制Skype的影響力。”他說。
相比於被Facebook收購,微軟與Skype的聯姻對Skype更為有利。微軟比Facebook規模更大,也更有經驗,而且最有可能充分發揮Skype的技術和知識產權的價值。但是,由於與微軟關係密切,因此Facebook仍然有望從這起收購中獲益。
總之,在這起併購,微軟、Skype、Facebook 都是贏家,而對 Google 而言,這卻是一條壞消息。

2011年5月11日星期三

Microsoft (微軟) 663億鯨吞 Skype 歷來最大收購,搶佔網上服務版圖

電腦業巨擘微軟 昨宣布以85億美元 (約663億港元)收購網上電話公司Skype,是微軟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宗收購行動。分析家認為,微軟斥巨款收購擁有逾6億註冊用戶但盈利欠佳的Skype是兵行險著,目的是搶佔網上服務版圖,跟Google和蘋果較量。

微軟(Microsoft)和Skype昨宣布達成收購交易,微軟總裁鮑爾 默稱,收購Skype能加強微軟現時的網上通訊服務,兩家公司結合將「開創實時通訊的未來」。今次收購是微軟迄今在通訊、信息和娛樂領域最激進的舉動。根據協議,Skype將成為微軟一個新部門,由Skype總裁擔任主管,並直接向鮑爾默匯報。Skype將為Xbox 、Kinect及Windows Phone提供支援。微軟亦承諾,Skype將會繼續支援非視窗平台。

支援Windows手機Xbox

Skype為全球數以億計用戶提供互聯網電話和視像通訊,註冊戶口數目超過6億,現時每月平均用戶為1.45億,客量龐大,惹來眾多網絡巨頭垂涎。上周市場才傳出facebook及Google均有意收購Skype,路透社當時引述消息指,收購價約為30億至40億。

有分析指,微軟今次突然以高價收購,是想阻止競爭對手擴充版圖。蘋果、Google和facebook的崛起,令微軟這類在舊模式下壯大的科技公司面臨更大壓力。微軟的網上服務部門自2005年尾以來一直虧蝕,過去6年共蝕了80億美元(624億港元)。

微軟現時絕大部分利潤來自視窗(Windows)和辦公室(Office)軟件系統。Office部門早前研發了名為Lync的產品,它整合了電郵、即時通訊和語音通訊服務,Skype加入後,料可助該產品一臂之力。Xbox 360遊戲機也可嵌入Skype服務,增加玩家互動。另外,Skype用戶不少為中小企,微軟藉Skype有望擴充雲端服務客源。今次收購還有望助微軟開拓手機業務。

與Google蘋果爭市場

除了Google外,微軟另一對手蘋果近年亦在開發網上通訊facetime,微軟收購Skype明顯有與蘋果競爭的意味。業界對今次收購反應審慎,不少分析員指收購價過高,微軟股價昨在美股開市初段下跌1.5%。

顧問公司創辦人克倫德寧(Michael Clendenin)說:「如果你考慮到它(eBay )在18個月前才以25億美元賣走Skype部分權益(見另稿),那85億就顯得太疏爽,這也表示微軟要花很多唇舌向投資者證明Skype對公司的網上和手機策略是不可或缺。」研究機構Insight主管伍德(Ben Wood)亦說:「問題是Skype如何幫助微軟。微軟已有即時通訊、IP電話……你怎樣解釋這價錢?」

2011年5月6日星期五

Facebook 火併Google 爭購Skype

隨著網絡競爭愈趨激烈,Facebook 與 Google 同樣希望拉攏Skype,期以視頻通話服務,作為自身網站的增值亮點。

有指fb欲以30億至40億美元將Skype收歸旗下,Google則希望合作成立聯營公司,兩者洽談同在初步階段,暫不清楚Skype的選擇傾向。

路透社報道,社交網站fb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已進行內部商討,研收購Skype可行性。fb銳意將網際網絡電話服務商Skype收歸旗下,務求強強結合,開拓其網絡王國。 fb夥Skype 協同效應較大 若收購成事,fb可即時獲得免費語音和視頻會議功能,成為這個「5億人口王國」的一大新賣點。

2008年,fb自行推出Chat(會談)功能,讓用戶可即時進行網上文字對話,惟目前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普遍已內置鏡頭,若fb加入視頻對話,勢必如虎添翼。 分析指fb和Skype的結合可締造雙贏局面,產生的協同效應較大。

fb與Skype全球分別擁有逾5億和6.63億用戶。對Skype而言,fb作為最大社交網絡,可讓其擴闊用戶基礎,搶奪市場份額;fb則可借助Skype的技術,進一步與蘋果、Google競爭。 相反,Google此舉動機成疑,因本身已擁有Google Voice,其服務較Skype更多元化,反映Google這次出手,或旨在防範競爭對手坐大。

Skype非付費戶多
收入欠佳 Skype去年8月初曾向美國證監申請上市,但其後將上市日程延遲至今年下半年,當時其估價已高達50億至60億美元。Skype潛力龐大,發展迅速,註冊用戶由09年的4.74億,增至去年6.63億。 雖然Skype積極開拓收入來源,但盈利至今未見太大起色,去年營業收入為8.9億美元,卻錄得690萬美元虧損。截至去年6月,Skype約有1.24億活躍使用者,但當中只有810萬為付費客戶。因此,即使Skype用戶增長強勁,但非付費用戶佔總用戶大多數,收入前景不宜過分樂觀。



2010年12月25日星期六

雲端未穩定 大企業難放心

Skype 以服務可靠性相對較強見稱,上次嚴重死機已是在2007年8月,當時服務中斷了兩天,但範圍遠不及今次廣泛。死機是 Skype 等雲端服務商面對的嚴重威脅和問題,今次事件勢令人再次質疑,各大科網公司力推的雲端服務是否穩定可靠。

Twitter Gmail曾出事

在Skype出事後,Twitter 和 facebook 就出現大量相關信息,情况就如早前 Gmail 和 facebook 故障一樣。除了Skype,今年多個互聯網服務網站都曾出現問題,包括 Twitter、Gmail、facebook 和Tumblr等,令人懷疑依靠互聯網的雲端技術是否未夠穩定,難負重任。

科技博客 Om Malik 說,Skype過 去幾年開始為中小企所採用,Skype 亦正向大企業推銷,今次事件勢對Skype的推銷能力大打折扣。他說:「如果我是大企業,我會在選擇使用Skype作商業用途時十分謹慎,特別是今次事件之後。」他表示,Skype 必須向外證明,它的服務不會出事,「就算幾分鐘也不可以」。

今年上半年 Skype 營業額創下4.06億美元 新高紀錄,較去年同期增加25%,主要是有賴使用者付費通話的數量增加。本周二,Skype 總裁貝茨(Tony Bates)曾向媒體闡述公司的擴張計劃,希望向用戶收取某種「高級服務」費用,以吸引新客戶,並將服務延伸到電視和手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