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ry's Cards + Gifts (2013年白色情人節 DIY 精選禮物)

全部 HAND MADE(纯人手製作),精心設計,款式精緻;全部都是獨一無二,送給特別的你!!
本網誌將調整圖片及影片顯示,適合大家在 iPad 直向瀏覽本網誌 !!

大家現在可以在 Facebook Fans PageTwitter 追蹤本網更新及歡迎大家給與意見 !!
只要對「 iPhone vs It 」讚好(Like) 或者按 Follow 以後就可以係 facebook/Twitter 收到本網誌最新資訊 !!

新 Blog ~~ Migrate iPhone To Android !! 
如果你想由 iPhone 轉去 Android Phone 就一定要睇吓 !!!
如果由 iPhone 轉去 Samsung Android Phone 就更加要睇吓 !!!





自訂搜尋
顯示包含「Google」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Google」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2月22日星期五

Google Glass 視角曝光,口講發短訊



智能眼鏡Google Glass研發已久,最近在YouTube上載短片,首次將功能大曝光,展示戴上它可看到甚麼、做到甚麼。

短片視角,由戴上Google Glass出發,眼鏡右上角有個小屏幕,可展示地圖、圖片、電話通訊錄等。一名男子戴了,可一邊跳傘,一邊用內置攝影機拍攝搜尋;另一人可一邊趕搭飛機,一邊查看航班資料;若要發短訊,可用口述,接收人即時收到文字版本,還可附送照片。



Google現舉辦比賽,邀請在美國有興趣試戴的人,在Google+或Twitter寫下50字,說明工廠如何運用Google Glass,最好的8,000人可付1,500美元(11,700港元)試用。Google Glass有黑、灰、紅、白、藍五色,但推售未有期。

2012年10月19日星期五

Google 發佈新 Samsung Chromebook,採用 Samsung Exynos 雙核心處理器


Google 突然發佈了採用 ARM 架構處理器的 Chromebook,11.6 吋的機身,不到 1.2kg 的重量,似乎想要與 Intel Classmate PC 相互抗衡。
全新 ARM 架構處理器的 Chromebook 是由 Samsung 所生產製造,處理器方面使用的是雙核心的 Cortex-A15 架構,型號為 Exynos 5 5250,擁有 2GB 的記憶體,以及 16GB 內建儲存空間。另外還搭配了 a/b/g/n 無線網路、藍牙和 USB 3.0。
雖然內建 16GB 儲存空間,但是使用者不需要擔心空間不足。因為在你購買這台 11.6 吋 Chromebook 的同時,Google 將會贈送你 100GB 的 Google Drive,使用期限為 2 年。
它能夠提供長達 6.5 個小時的續航力,也因為使用 ARM 架構處理器是屬於 SoC 晶片,TDP 部分較低,因此機器是採無風扇設計。
價格方面,ARM 處理器架構的 Samsung Chromebook 將在 249 美元。目前已經能夠在 Amazon、Best Buy 等大型購物網站預購,而下星期開始則能夠透過 Google Play Store 進行選購。消費者僅能在美國以及英國兩地購買,至於其餘地區是否會開放,官方 Blog 並沒有多作敘述。




[轉載自 : VR-zone]

2012年10月18日星期四

在無重大傳言下,Google 的10月29日發佈會 "The playground is open" 將會是怎樣?


繼 Microsoft 和 Apple 後,Google 也向外國傳媒發出邀請,指10月29日會在美國紐約市舉行發佈會。其標題為 The playground is open,究竟會是什麼 playground?
近日與 Google 相關的傳言其實不多,例如是 Nexus 7 的32GB版本和 LG Nexus 手機,但這應該未必會足夠搞一場發佈會,而且由 LG 生產的 Nexus 手機亦未必能這麼快就推出。而今次的發佈會的時間,剛巧就是過了 Apple 和 Microsoft 的 Windows Phone 8 發佈會。

[轉載自 : winandmac.com香港版]

原來雲端是這樣的!深入 Google 數據中心探險


Google 的街景圖一直帶我們周遊列國,當然在電腦前不及親身遊歷,不過有些地方是你有錢也去不到!這次 Google 設立了「Where the Internet lives」網站,展示出數據中心內外的美麗照片,原來盛載著我們的 Gmail、Search 的雲端就是這樣的。另外,大家還可透過 Street View 深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 Google 數據中心,從中心的大門口開始,親身一步一步的進入機房,最後還會發現 Google 請了戰鬥力十足的守衛,防止 Apple 軍隊的入侵!(笑)
▼ Google 在新網站上展出了數據中心的相片展
▼ 透過街景圖我們還可以深入數據中心,原來 Google 請了 R2-D2 和白兵來做保安!
數據中心相片展:Where the Internet lives
[轉載自 : UNWIRE.HK]

2012年9月29日星期六

Google Maps 又再大更新,提升影像質素


當Apple的iOS地圖錯漏百出,CEO罕有地登出道歉聲明的時候,Google也在趁機把其Google Maps的功能進一步提升。iOS地圖其中一個為人詬病的地方,是它的立體顯示十分不滯,這在新版本的Google Maps上就有大幅強化。
在這個更新之中,Google增加了37個美國城市和14個國際城市的45度角立體影像,另外有17個城市的俯瞰影像加強解像度,112個國家和地區的衛星圖片有所改善。這個更新是繼六月以來的第二個大型更新。在今次更新中改善了圖像的城市,都大多是二三線的城市,讓Google Maps在這些地區的表現也能貼近大城市的水平。Google Maps已經發展了很多年,配合Google強大的服務群才有現在的豐富內容,iOS地圖要努力加油喔。
來源:Google Lat-Long
[轉載自 : UNWIRE.HK] 

2012年9月17日星期一

Google 宣布 Google Apps 年底前將停止支援 Microsoft IE8


全球搜尋引擎巨擘Google的線上應用程式和服務,將於11月中旬停止支援微軟(Microsoft)的Internet Explorer 8(IE8),有效結束對許多Windows XP用戶的支援。

根據電腦資訊雜誌「電腦世界」(Computerworld)網站,Google於14日在部落格上寫道:「IE10於2012年10月26日推出,因此我們不久後將於2012年11月15日停止支援IE8。」還說:「這天之後,利用IE8進入Google Apps服務的用戶,將看見1條建議升級瀏覽器的訊息。」

因為IE8是能在Windows XP運作的最新版微軟瀏覽器,加上因為Google先前已放棄IE7和IE6,這項政策顯然會影響因企業或組織政策而鎖定使用IE瀏覽器的Windows XP用戶。

無論是微軟去年3月推出的IE9,還是將於10月下旬與Windows 8一併亮相的IE10,都不能在Windows XP上運作。

IE8用戶在11月15日之後可能難以使用Google Apps部分功能。根據過去經驗,Gmail和Google Calendar等服務可能也會受到影響。到了某個時間點,這些應用程式可能完全無法在IE8使用。

這不是Google第1次通知用戶升級到更新版的瀏覽器。Google於2010年1月宣布不再支援IE6,去年7月也表示瀏覽器支援名單上會剔除IE7。

IE8用戶,特別是使用Windows XP的人,可以換用其他瀏覽器,包括最新版的Mozilla Firefox、Google Chrome 或 Opera Software 的 Opera 來使用 Google Apps。

終止支援IE8使用 Google Apps 的計畫,不會影響舊版瀏覽器用戶進入Google搜尋網站。

2012年8月20日星期一

Google 利用 Motorola 禁止 iOS 和 Mac 進口美國


正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Google 收購 Motorola 當然不是要做救世主,難怪北京被裁的員工拉橫額抗議,寫上「用我專利、殺我兄弟」。據知 Motorola 已經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交了新的專利侵權證據,指 Apple 侵犯了其 7 項專利,當中包括了 Email 通知、音樂 / 影片播放器,甚至連 Siri 都有份。Motorola 在聲明中稱,這是因為 Apple 不願意解決專利授權的問題,為保護自己及創新,他們別無選擇。而 Apple 繼續是「睬你都傻」,認為跟本是 Motorola 和 Android 系統抄 iPhone 呢!
[轉載自 : UNWIRE.HK]

2012年8月7日星期二

Apple (蘋果) 繼續疏遠 Google (谷歌) :YouTube 程式遭 iOS 6 剔除



Apple、Google 在 iOS 的合作漸行漸遠!

Thomson Reuters、彭博社等多家外電在美國股市6日收盤後報導,即將推出更新的 Apple 次世代行動作業系統 iOS 6 已確定要替換掉 Google Map 地圖軟體,現在連 Google 的影片網站應用程式 YouTube 也要遭到剔除。

Apple 自 iPhone 於2007年首度問世起,YouTube 就成為主打的核心應用程式。不過,隨著 Google 開始進軍智慧型手機領域,兩家公司之間的關係也日趨緊張。Apple 發言人 Trudy Muller 指出,iOS 內建 YouTube 的授權執照已到期。這意味著未來的 iPhone、iPad 與 iPod Touch 將不會預裝 YouTube 程式。

不過,Muller 表示,客戶仍可透過「Safari」瀏覽器使用 YouTube,且 Google 正在開發新款 YouTube 程式,未來會在「App Store」線上商店提供。

歷代 iOS 作業系統內建的 YouTube 程式其實是由 Apple 以 YouTube 的標準開發而成,功能不像 YouTube 自身的網站那麼齊全。YouTube 程式並未搭配任何廣告,且音樂影片的目錄也沒有 Youtube 官網那麼多。

ThinkEquity 分析師 Ronald Josey 指出,Apple 的做法可能會威脅到 Google 整體的行動策略,讓用戶無法像過去一樣輕鬆找到 Youtube 程式。他還說,Apple 的動作代表 Google 在 iPhone 的預設搜尋引擎地位也岌岌可危。分析人士認為,Google 透過 iPhone 用戶創造了可觀的行動廣告營收。

Apple 在6日釋出了 iOS 6 Beta 4 最新測試版,也首度揭露 YouTube 程式不再是預設在作業系統當中的狀態。iOS 6 的最終版本預定會在今(2012)年秋季推出。YouTube 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網站之一,每個月的訪客數超過8億人,每日串流的影片高達40億片。

[轉載自 :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2012年7月30日星期一

Google 手機搜尋支援全屏幕手寫功能

Google 近日在 Android 和 iOS 上新增快速全屏幕手寫搜尋,只要在手機和平板上使用瀏覽器登入 Google 主頁,開啟手寫輸入便可進行搜索。當然所有手機都可以安裝手寫輸入法,不過那只限於 1/3 屏幕內,這次 Google 是讓大家直接在屏幕上任何範圍寫,十分方便。當你開啟此功能後,瀏覽器下方會出現一個「g」工作欄,手寫的字會以藍色顯示,辨識率不俗。這功能支援 Android 2.3 以上的手機、Android 4.0 以上的平板和 iOS 5.0 以上的裝置 (Honeycomb 變成孤兒仔),提供全球 27 種語言輸入。
開始功能 Guide:
1. 開始 gooogle.com,進入設定
2. 開啟手寫功能,然後按儲存,回主頁後便可進行全屏手寫


[轉載自 : UNWIRE.HK]

2012年7月27日星期五

私隱署追查 Google 風波

Google 今年3月起簡化私隱權政策,引起全球私隱機構關注。美國 Google 作出多項澄清,但仍拒透露 Android 手機資料會被 Google 如何取閱及分享,私隱公署會繼續跟進。
私隱專員蔣任宏昨說, Google 簡化政策引起部份用戶擔心私隱問題。 Google 澄清不會合併不同賬戶,即使是由同一部電腦建立相同登記資料的各個賬戶;又指用戶可以開設和使用多個賬戶等。不過, Google 拒透露更多 Android 手機如何處理用戶資料的詳情。蔣說暫時觀望法國資料保障機構的調查結果出爐,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驗毒計劃保安有缺陷

此外,私隱專員公署亦發表視察大埔區校園驗毒試行計劃的個人資料系統結果,指系統在資訊科技及通訊系統的保安有缺陷,必須補救,例如校外驗毒隊沒有採用 SSL 技術將敏感資料加密,有兩間學校將載有學生資料的 USB 記憶體以密碼保護,卻將密碼字條與 USB 放在一起,保安形同虛設。禁毒處稱已作出改善。
至於 Sony PlayStation Network 去年遭黑客入侵,公署確認不涉及信用卡資料,加上沒收到投訴,已結束調查;本地銀行網上理財收集 cookies 也沒證據涉收集個人資料,蔣建議銀行列明安排及原因,供使用者自行選擇是否使用服務。

2012年7月19日星期四

Google Nexus 7 好難拆!台灣網友虧:華碩品質!堅若磐石!

Google(谷歌)與華碩合作打造的 Nexus 7 平板電腦,才開賣不久就狂銷到缺貨,在網路上紛紛出現 Nexus 7 的開箱影片,雖然產品吸引人,但盒封外包裝實在太難拆,網友拆到「變臉」還拿不到產品,有網友將這些開箱影片剪輯成一支影片,上傳4天瀏覽人數竟達99萬。

▲盒子再怎麼甩也掉不下來。(圖/截自youtube)

Nexus 7 平板電腦日前剛推出,便被《華爾街日報》科技評論專家莫斯柏格(Walt Mossberg)大力稱讚,還說會強力威脅 iPad,果然13日開賣就賣到缺貨,買家也紛紛上傳開箱影片分享。
▲手指都掐到泛白了還是盒子分不開。(圖/截自youtube)

影片中的網友一開始都笑容滿面,滿懷期待要拆開包裝,但要拿到 Nexus7 似乎沒這麼容易,拆開膠帶後,緊密鑲嵌的盒子怎麼甩也甩不開,就算手指使力也沒用,於是開始抱怨:「天哪,怎麼這麼緊」、「我真的需要一把刀子」、「拜託打開吧」,無奈之下只好拿起盒子用力甩,才甩出一道隙縫,Nexus7 終於到手。

輕快的配樂加上使用者拆開前後的反差態度,還有念念有詞的抱怨,讓15日才po的影片至19日為止,已經有99萬8千7百多人次瀏覽,有網友在影片下面留言恭喜他們,還有台灣網友趁機宣傳「華碩品質 堅若磐石」,難怪盒子這麼難拆。


[轉載自 : ETtoday.net]

2012年7月16日星期一

在 Yahoo 的前 CEO Scott Thompson 因為假學歷風波辭職後,很多人都在好奇會是誰接下這個在 Google 和 Facebook 的夾擊之下努力求生存的網路巨頭。今天答案揭曉 -- Yahoo 成功地從 Google 挖角來了之前掌管地圖和在地化服務的 Marissa Mayer,接任 Yahoo 的 CEO,成為繼 HP 的 Meg Whitman 和 IBM 的 Virginia Rometty 之後,科技界少數的女性 CEO。

Marissa Mayer 是 Google 的員工第 20 號,也是 Google 的第一位女工程師,Google 有名的超極簡首頁風格就出她的手。在負責 Google 的搜尋部門多年後,Mayer 接任 Google 在地化服務的副總。不過雖然她是 Google 決策圈內的成員,但是卻沒有什麼晉身「C」字輩的空間,也難怪會被 Yahoo 挖角了。

Yahoo 除了外患之外,最近幾年 CEO 頻頻更換,也讓 Yahoo 的政策搖擺不定。希望 Marissa Mayer 能穩住 Yahoo 的陣角,讓 Yahoo 這個從 Web 1.0 時代留存下來的大站,能繼續在網路界發光發熱囉!

2012年7月6日星期五

iPhone 陷入創新困境 Apple 急需推出突破性產品

誕生5年後,iPhone 已經不再像剛推出時那樣令人震撼
導語:美國網絡雜誌Slate發表署名法哈德‧曼約奧(Farhad Manjoo)的文章稱,雖然 iPhone 曾經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並推動了整個流動行業的發展,但這款已經上市5年的產品如今卻陷入創新困境,難以推出令人振奮的功能。 Apple 必須推出像 Google 智能眼鏡一樣的突破性產品,才能再度引領潮流。
引領潮流
5年前,在 Apple 零售店門口排了半天隊後,我終於買到了第一代 iPhone。我趕緊跑回家中,連上 iTunes,提交了個人信息,然後激活了 AT&T 的服務。接下裡的幾個小時,我不停地滑動螢幕,嘗試多點觸控,全身心地感受著最尖端的科技。
當年拿到 Apple 夢幻手機的第一天,我腦海里萌生出兩個念頭。首先,這會顛覆手機行業。iPhone 的性能──包括速度、易用性、外觀設計、突破性、觸摸屏界面──會讓其他智能手機相形見絀。黑莓以及與之類似的產品必死無疑。
我的第二反應是失望。在正式上市前,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就封鎖了這款設備,禁止第三方開發者為該手機開發應用。用過一段時間 iPhone 後,我便感覺這種決策很短視。iPhone 雖然看起來不像電腦,但用起來卻很像。這是一款無所不能的產品,可以打電話、聽音樂、上網,還具備個人助理功能。借助第三方開發者的幫助,可以無限擴大它的用途。我越用越想用,我渴望遊戲,渴望流媒體視頻和音樂,渴望 Skype。很多情況下,我甚至不知道這些想法是否現實。
換句話說,iPhone 充滿希望,但還不確定結果如何。2008年,當 Apple 向第三方應用開放時,這款手機終於讓我如願以償。得益於 App Store,它幾乎無所不能,並開始迅速吞噬整個科技行業。如今,市面上幾乎所有手機的外觀和使用方式都在效仿 iPhone。甚至不只限於手機,就連 Apple 自己的 iPad 也源於 iPhone,不僅橫掃PC市場,還成為當今眾多創新的來源── Mac OS 和 Windows 如今都從觸摸屏設備中吸納了一些功能。
這一切,都要感謝 iPhone。
令人乏味
但與此同時,iPhone 也開始令人乏味,不是嗎?我發現 Apple 的標誌性流動設備很難再讓我激動不已。上月,我在 Apple 開發者大會現場打起了哈欠。當 Apple iOS 主管斯科特‧福斯特(Scott Forstall) 介紹完 iOS 的新功能時,我心理暗想:就這些? Apple 的流動平台曾經是地球上最好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但如今,似乎與其他系統沒有多少差距。對其他公司而言,這完全可以接受。但對 Apple 來說,的確差強人意。
問題不在於 Apple 表現不佳。iPhone 4S 是一款精彩的設備,預計下一代 iPhone 同樣會很優秀。但 iPhone 是一款成熟產品,已經最大限度地釋放了自己的潛力。 Apple 似乎已經沒有什麼明顯的不足可以彌補,而過去數年來新增的功能(包括FaceTime、iCloud、Siri以及地圖應用)也都稱不上革命性。
與此同時,競爭卻越發激烈。與 Android 相比,我還是更喜歡 iOS,我還認為 Windows 與 iOS 基本打成平手。但肯定有很多人不同意這種說法。這是因為這三大流動平台不相上下,沒有一款平台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它們的功能優勢都很微弱。這三大平台幾乎在以同樣的方式做著同樣的事情。3年前,如果你購買任何一部 iPhone 以外的智能手機,肯定會滿腹牢騷,但現在早已今非昔比。
如果你是 Apple 的狂熱信徒,或許會問:你還想要 iPhone 做什麼?這個問題很中肯,我不得不承認,iPhone 已經如此偉大,我完全想不出它還能如何改善,在這種情況下對它評頭論足似乎有失公允。與所有電腦一樣,iPhone 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厚度會越來越薄,電池續航時間也會越來越長。它或許還將通過 NFC (近場通訊)芯片為你提供支付功能。與此同時,Siri 也在越變越好,將一個營銷噱頭變成實實在在的功能,甚至會改變你與手機互動的方式。或許 Apple 很快就將履行喬布斯的承諾,讓 FaceTime 成為一個開放標準。到那時,它將無處不在,而不僅限於 Apple 。(但我打賭他們不會這麼做。)如果這一切都能實現,如果 Apple 繼續對 iPhone 展開微創新,是否足以打動我?
我恐怕還是會打哈欠。畢竟其他手機廠商都在迅速改善設備。 Google 的語音助理功能與Siri不相上下。Google Now 人工智能助理功能甚至超越了 iPhone。與此同時,Windows Phone 的 “live tiles” 也比 iPhone 更加易用。
解決方案
所以,儘管 Apple 手機還會越來越好,但其他產品也會越來越好。所以,除非 Apple 能夠推出一些革命性的產品,否則只會與對手平起平坐。它應該怎麼做?
在上週的 Google 開發者大會上,這家搜索巨頭花了很多時間討論仍在開發中的智能眼鏡。這款設備可以實現很多手機功能,包括瀏覽短信和電子郵件、拍照、查看日程表等。它可以在現實世界中疊加一層數字內容,類似於電影《終結者》中的情節。
儘管 Twitter 上有很多人嘲笑 Google ,認為沒有多少人願意戴這樣的眼鏡。但在與 Google 的開發人員溝通後,我卻認為,這或許是自 iPhone 以來最引人入勝的數字界面。 Google 智能眼鏡不會分散人們對現實世界的關注,但卻可以提供虛擬世界的內容,可以同時與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中的好友展開互動。由於獲取信息的速度快於手機,可以迅速將精力轉回現實世界,我對這款產品極為期待,希望它能將我們從數字世界中解救出來,不再一味沉迷其中。
我並不是想讓 Apple 也開發增強現實眼鏡。但我的確希望它能推出一些與 Google 一樣有野心的項目,引領下一波流動計算潮流。我不知道具體應該是什麼樣的產品,這也不是我的職責所在,而是 Apple 的職責──這是一家屢次給我們驚喜,為我們開創未來,讓我們歡呼雀躍的公司。iPhone 或許曾經改變了一切,但它已經5歲了,是時候創新了。

軟硬件一體化模式席捲IT業:廠商策略各有不同


曾任 Apple 公司院士的阿倫凱(Alan Kay)說過:“每個熱愛軟件的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硬件系統。”現在,站在 Apple 對立面的微軟、 Google 等廠商似乎才明白其中的奧秘。
通過收購或者自主研發,以前專注於軟件或者硬件的 Google 或微軟們都開始強調軟硬件一體化,而且這種趨勢已經大有席捲整個IT行業之勢。不過,在相似的戰略背後,各家廠商卻有著不同。
軟硬件一體流行
憑藉硬件、軟件以及內容等服務進行一體化開發的策略, Apple 已經成為現在風頭最勁的IT公司。 Apple 在過去幾年中不但創造了最有活力的iOS生態系統,還以3000多億美元的市值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
Apple 之後,在軟硬件一體化方面率先獲得成功的廠商是亞馬遜。憑藉推出 kindle 閱讀器,亞馬遜成為數字媒體內容的霸主,並且憑藉這種優勢在平板電腦領域對 iPad 造成了一定衝擊。
Google 在軟硬件一體化方面的首個嘗試是在去年年初推出自有品牌 Nexus one 手機。作為在硬件領域的最大動作, Google 去年8月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流動業務。最近該公司更是在硬件領域發力,推出了一系列自有品牌產品,其中包括 Nexus 7 平板電腦、Nexus Q 播放器以及 Google Glass。
微軟在軟硬件一體化上也有過成功案例,那就是Xbox遊戲機及體感裝備 Kinect。現在,微軟進入了一個更大市場:PC 領域。過去30多年中,微軟都在為這個產業鏈提供 Windows 系列軟件,而現在它卻冒著讓重要合作夥伴不悅的風險,推出了自有品牌的 Surface 平板電腦。
實際上,不止是軟件廠商正在進入硬件領域,硬件領域的廠商也在重視軟件。 Samsung 電子新任CEO權五鉉(Kwon Oh-Hyun)在6月中旬的一次公開演講中就表示,未來 Samsung 將更加關注軟件業務。 Samsung 電子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經超越 Apple ,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製造商。有消息稱,該公司準備大力發展其自有的 Bada 手機操作系統。
背後動力
曾幾何時,大家都在嘲笑 Apple 軟硬一體化的戰略,說這不過是在重複上世紀90年代桌面電腦失敗的老路,但如今這一模式正在被整個產業複製。
這背後的動力是什麼呢?
美國投資網站 Investopedia 去年發表的一篇分析文章給了我們部分答案。Investopedia 認為 Apple 通過軟硬件的相互彌補,得到了比競爭對手更多的稱讚。
“ Apple 與眾不同的一點在於,他們確實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來保証設備中軟硬件的相互彌補。競爭對手的手機和平板電腦在被評測時有時會出現笨拙、不直觀等描述性詞彙,而 Apple 產品則經常會得到渾然一體等褒獎。”
以惠普為例,其webOS系統性能得到了大量讚美之聲,但是普遍觀點都認為,惠普的硬件並沒有將這種優勢最大化。按一位惠普前高管的說法:“這就好像在開一輛車,在你打方向盤的時候,車子卻不轉彎。”
iSuppli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認為, Apple 戰略大獲成功讓微軟 、 Google 等傳統軟件公司看到了硬件在新時代的魅力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
“在流動互聯網的時代,通過產品賣服務成了時髦,而通過硬件加大客戶的粘性也是廠商朝軟硬化一體發展的一個原因。”顧文軍表示。
流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指出,軟硬件融合其實並不是現在才發生的事情,5年前受 Google 成功的影響,已經有硬件廠商開始意識到軟件的重要性。
他預測,未來5-10年, Apple 、微軟、 Google 將會成為未來軟硬件融合戰略的成功典範。“ Google 和微軟實力都很強,由於他們擁有生態系統的支撐,取得成功將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各有不同
雖然 Apple 、 Google 、微軟甚至亞馬遜都在朝軟硬一體化上發展,但各家的戰略實際上還是有很大不同之處。
顧文軍指出, Apple 主要是憑藉產品的獨特定位和魅力, 以硬件為載體,應用為“誘餌”,達到賣硬件產品賺錢的模式,“軟”為“硬”用。
而 Google 和微軟則是通過硬件提高用戶的粘性,其實是“硬”為“軟”用,以軟件為主。同時,微軟推出 Surface 平板電腦還有為產業鏈造勢,吸引更多合作夥伴跟進的目的。

2012年7月5日星期四

iPhone/iPad App : Chrome (Google 瀏覽器)


Chrome 瀏覽器的瀏覽速度超快,現可在 iPhone、iPod touch 和 iPad 上使用。

登錄即可同步您計算機上的 Chrome 瀏覽器個性化設置,隨時隨地享受個性化體驗。

搜索快速
  • 搜索和導航操作可直接通過同一個框快速執行。在鍵入內容的同時顯示搜索結果,供您自由選擇。
簡潔直觀的體驗
  • 可打開任意數量的標籤頁並能在標籤頁之間快速切換。在 iPhone 和 iPod touch 上,您可以像攤開一副紙牌一樣瀏覽多個標籤頁。而在 iPad 上,您可以通過並排分頁滑動來切換標籤頁。
登錄
  • 登錄 Chrome 瀏覽器即可將您在計算機中打開的標籤頁、書籤、密碼和多功能框數據同步到您的 iPhone、iPod touch 或 iPad 上。隨時隨地享受無縫體驗。
  • 只需點擊一下,即可將您在計算機中通過 Chrome 瀏覽器訪問的網頁發送到您的 iPhone、iPod touch 或 iPad 上;這樣,即使處於離線狀態,您也能隨時隨地訪問它們。
隱私設置
  • 在隱身模式*下打開標籤頁可進行瀏覽而不保存瀏覽記錄。


iPhone Screenshot 1iPhone Screenshot 3

iPhone Screenshot 2

iPhone Screenshot 4iPhone Screenshot 5

Price : FREE


 
大家可以係 iPhone/iPod Touch 用 QR Magic 嘟一嘟就可以連接去 App Store 直接下載安裝  

Apple Mini iPad 鬥 Google Nexus 7 蘋果 Google 腦戰開打

google-nexus-7-tablet

平板電腦成為潮人隨身必需品,需求巨大,各生產商都想分一杯羹。繼上周 Google 發表售價約 HK$1500,載搭 Android 4.1 的四核心平板 Nexus 7 之後,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Apple 面對 Google 積極搶攻平板電腦市場的威脅,計劃在10月推出尺寸更小、價格更便宜的全新 Mini 版 iPad,藉此保住市場地位。

Google 及 Microsoft 在上月底分別發表最新平板電腦 Nexus 7 及 Surface,消息指 Apple 亦將加入戰圈,會推出 Mini 版 iPad,跟 Nexus 7「打擂台」,Mini iPad 售價約 US$299(約 HK$2,317),較現時新 iPad 售價由 HK$3,888 至 HK$5,488,更加便宜;Mini 版將配備七至八吋屏幕,較過去幾代的 iPad 9.7吋屏幕為小,產品最快在今年10月公佈。

新 iPad 最快10月登場
有消息指,Mini iPad 不會搭載目前 iPad 採用的高清 Retina 屏幕,又指 Mini iPad 有望採用IGZO(薄膜電晶體)面板技術,從而進一步降低產品厚度,同時延長電池續航時間。

消息人士指,已故蘋果教主 Steve Jobs 逝世前,堅持 iPad 不用推出更細小的版本,以確保使用方便及保持功能完整,但事實上,蘋果公司在第一代 iPad 問世前,已考慮開發小型的平板電腦,iPod 就是一個成功倒子。

本報專欄「潮玩科技」的作者科豆分析,現時很多蘋果用戶已厭倦 iOS 作業系統,加上港人對科技潮物「貪新忘舊」,故他們可能對載搭 Andriod 系統的 Nexus 7 躍躍欲試。

科豆又表示,Mini 版 iPad 會不會大賣,最後還是取決於售價及有沒有科技上的突破。

2012年6月28日星期四

Google Android 裝置突破4億,新版 Jelly Bean、平板 Nexus 7 登場

Google 開發者大會首日,發布多項Android相關新技術產品,包括代號「Jelly Bean」的Android作業系統,以及Nexus 7平板電腦與Nexus Q數位娛樂球;同時Google也不斷擴增Google Play上的影音娛樂內容,Android全新服務要帶給使用者更簡單、趣味性的Google體驗。

Google表示,Android裝置數量達已突破4億;平均每秒就有12個全新的Android裝置被啟用,等同於全球每天有超過100萬個Android裝置被啟用。

而全新Android作業系統Jelly Bean是以Ice Cream Sandwich為基礎更強調簡單、穩定、快速並且更流暢,例如:可透過「通知」功能回覆信件或直接回撥;鍵盤也更加精準,可預測使用者即將鍵入文字。即使在沒有數據連線的情況下,使用者亦可操作音控輸入。另外,Jelly Bean亦加入了全新的「Google Now」功能,可在使用者有各種需要的當下,提供正確的資訊。

今年7月中起,Google將陸續針對Galaxy Nexus、Motorola Xoom和Nexus S提供OTA更新服務,同時也將釋出Jelly Bean的開放原始碼。

Google也發表7吋Nexus 7平板電腦,重量僅340公克,比市面上任何一款平板電腦都來得輕巧,卻擁有卓越的功能和特色:採用內建4核心中央處理器和12核心繪圖處理器的Tegra 3行動處理器,即日起,Google Play將為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洲的消費者開放Nexus 7預購服務,而在美國的售價從199美元起,預定7月中開始出貨。

Nexus Q是由Google所設計與研發的小型球體機器,可連接家中喇叭和電視,是市面上第一個社交娛樂串流裝置,如同連結到雲端的音樂點唱機。Nexus Q將於美國搶先上市,消費者可透過Google Play以299美元的價格預購,產品將於7月中出貨。

2012年6月13日星期三

Google 背囊式攝影機,徒步窺探全球,讓網民大開眼界。



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氣勢如虹, Google也推出背囊式立體攝影機(backpack-mounted multilens camera)「贈興」。工作人員只要揹上攝影機走天涯,即使是大峽谷和珠穆朗瑪峯等街景車和飛機抵達的地方,都可繼續給網民「瞬間看地球」。



Luc Vincent, engineering director, taking the Street View Trekker for a trial run in TahoeGoogle Creates Street View For Hiking Trails

可拍攝狹窄地方

背囊式攝影機外形獨特,背囊頂部有個綠色的球,內置1,500萬像素高清攝影機和硬碟儲存影像,共重18公斤(40磅)。工作人員可擺脫街景車或街景飛機的限制,徒步走入森林深處或狹窄地方,360°全方位拍攝每一個角落,讓網民大開眼界。
蘋果和 Google爭相推出3D立體地圖,即使闊約10厘米的物件也可會攝入鏡頭,意味兩間巨擘可能進一步侵犯民眾私隱。 Google則繼續賣花讚花香,指地球上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依靠人類親自踏足,才可將實景盡現人前。

2012年6月7日星期四

Google 發表大幅改版「Google Earth / Maps」服務

根據気になる、記になる…網站轉述 Engadget Japanese 消息,Google 於稍早的 ”Next Dimension of Maps” 會上,針對原有「Google Earth」都市街景進行更為精細的圖資改版,並正式發表導入全數 3D 顯示支援的消息;都市 3D 圖資的提供,將在接下來數週內進行 Android 以及 iOS 平台版本的支援,
過往 3D 圖資僅針對特定地點繪製,而這次藉由全新空拍技術,則強調覆蓋率進一步地提升,未來亦可能針對行動設備(首先是 Android 平台)提供離線圖資的支援。


[轉載自 : RakunaMac]

2012年6月6日星期三

Google 併購行動辦公軟件商 Quickoffice


Google今天表示,已收購 Quickoffice 軟體公司。後者生產的軟體讓用戶能在行動裝置上建立和編輯文件。
雙方並未透露合約細節,不過這項協議有助Google在行動裝置領域與微軟(Microsoft)及其他公司競爭。Quickoffice軟體讓使用者能夠閱覽、編輯和建立與微軟Word、Excel以及Powerpoint軟體相容的文件。

Quickoffice聯合創辦人馬沙瑞克(Alan Masarek)說:「我們將和Google開啟新頁。」

Google工程部主管華倫(Alan Warren)在Google部落格上表示:「個人消費者、企業和學校在各地透過各種設備,利用Google的應用程式完成工作。」

「Quickoffice讓使用者可以在各種常見的文件格式之間輕易轉換,他們在這方面成效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