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不少用家引頸以待的蘋果白色iPhone 4及iPad 2正式面世。2011年5月,市場研究機構Millward Brown公布「BrandZ全球最具價值品牌100強」排行榜,蘋果憑藉iPhone及iPad搶購熱,品牌價值在過去一年升逾八成至1530億美元(約1.2萬億港元),成為最具價值品牌,打破搜尋引擎Google保持4年的一哥地位。
蘋果產品成為瘋潮的同時,其引發的文化及私隱議題也值得關注。
預科生:母贈iPhone做功課
中七生林希昕約在2009年已擁有iPhone,「媽媽用iPhone,覺得很方便,於是也買了一部給我」。當時iPhone還未普及,林希昕主要用來做功課,「我讀理科,有時忘了一些方程式,可以用iPhone即時上網找資料」。中六開始,她發現iPhone在同學間愈來愈普遍,「他們一換電話就說要換iPhone」。
除了做功課外,林希昕最常用iPhone上facebook,「家中電腦已有兩三個月沒有開過」。由於用iPhone上網更方便,所以她跟朋友的溝通也愈來愈依賴facebook,「有些人不接電話,可是會經常上facebook」。iPhone用戶的私隱被指得不到保護,林希昕也關注這問題,「所以如要上網填寫一些個人資料,好像買電影戲票,我不會用iPhone,會用電腦」。
大學生:擁一系列產品
大學二年級的阿嫻2009年開始用iPhone,「因為它的apps很方便,又可以上網」。阿嫻很喜歡蘋果產品,除了iPhone外,她還有iPod touch及Mac電腦,「有了一系列蘋果產品,使用起來更方便,因為它們的操作模式相若」。從前出街喜歡聽歌,有了iPhone,她就喜歡玩遊戲及上網。她說身邊很多同學用iPhone,「特別是iPhone 4G面世後!」
蘋果產品帶來的衝擊﹕物質主義受捧
2001年,蘋果在一年間連續推出iTunes音樂軟件、Mac OS X作業系統、iPod播放器,還開設首間零售專門店,iPod全球銷量至今數以億計;2007年iPhone推出,在21國開售,一周賣出100萬部,不乏名人追捧,如時任美國費城市長John Street、荷李活導演Spike Lee等,產品獲《時代》雜誌選為「2007年度最佳發明」。2010年6月,花旗分析師估計,iPad的2010年銷量達1400萬部。
2011年4月28日,蘋果白色iPhone 4正式登陸全球,香港及北京均有大批市民凌晨到門市排隊,蘋果產品的受歡迎程度毋庸置疑,炒賣蘋果產品的風氣甚至由成人延至學生之間,更有學童搶iPhone及走私iPad 2。2011年3月下旬,羅湖海關指3個月內已查獲91宗疑利用未成年人走私的案件,共涉及67名學童。
對於劫iPhone案趨增,中學校長兼學友社社長伍德基認為,搶手機雖是惡行,但家長和青少年用家都有責任,「究竟買這麼貴的電話是否必須,家長有沒有對子女的物質需求開下黃燈呢?」他認為,若年輕人未有經濟能力便過分崇尚名牌,只會驅使他們追逐虛榮感,變得崇尚物質主義。
文化趨向單一
蘋果產品風行全球,連其他品牌都向蘋果偷師。韓國牌子三星的智能手機Galaxy S 4G、Epic 4G、Nexus S跟iPhone的設計十分相似,例如兩者採用方形及圓角設計,apps的圖示設計也相似。2011年4月蘋果公司入稟美國法院,控告三星侵權,指Galaxy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顯眼地」剽竊蘋果iPhone及iPad的外觀設計風格及多項產品專利。
「蘋果化」的設計似乎有一定趨勢。2008年,文化研究學者鄧肇恆在〈iPhone第二次文化統戰〉一文指出,第二代iPhone的出現是一場「文化」統戰,「重新整合本來為了適應互聯網一次又一次改革而忙得不可開交的文化工業,把報章、雜誌、電台、電視、電影、電腦和電子遊戲等資訊娛樂媒體平台,都收納、改編到用戶的貼身流動裝置,進而逐步主導、改寫文化工業的生產和消費模式」。例如iPad創造出一個新的手提電子產品類別,將線條優美的機身、高清顯示屏和豐富的軟件支援這三者結合起來,而三星、摩托羅拉(Motorola)和RIM等公司亦相繼推出平板電腦。
程式漏洞泄私隱
iPhone集相機、個人電子助理、媒體播放器及通訊於一身,一機在手可滿足工作、通訊及娛樂需要,但正因多功能及方便,衍生出泄漏私隱的問題。由於facebook可與智能手機的電話資料同步,因而令朋友的電話在facebook中出現,手機一旦遺失,很多個人及朋友的資料也可能同時泄漏。
另外,蘋果多次被揭泄漏用戶私隱,如2010年6月推出iOS 4作業系統後,使用這系統的iPhone及iPad開始透過信號站和Wi-Fi等,計算產品所在位置資訊,連同時間一起秘密儲存在產品內一個名為「consolidated.db」的檔案中。如用戶使用iTunes與電腦同步,這些資料也會儲存在用戶的電腦內,即使換了新的蘋果手機,資料也會傳回新產品中,令資料保存下去。專家警告,若取得這些紀錄,很容易分析出用戶的行為模式與出沒位置。
發現問題的電腦人員艾倫(Alasdair Allan)和沃頓(Pete Warden)說,這功能可能成為私家偵探的恩物。「私隱國際」總監戴維斯(Simon Davies)說﹕「這是令人憂慮的發現,行蹤是任何人其中一個最敏感的元素。這種資料的存在,是對私隱的一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