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ry's Cards + Gifts (2013年白色情人節 DIY 精選禮物)

全部 HAND MADE(纯人手製作),精心設計,款式精緻;全部都是獨一無二,送給特別的你!!
本網誌將調整圖片及影片顯示,適合大家在 iPad 直向瀏覽本網誌 !!

大家現在可以在 Facebook Fans PageTwitter 追蹤本網更新及歡迎大家給與意見 !!
只要對「 iPhone vs It 」讚好(Like) 或者按 Follow 以後就可以係 facebook/Twitter 收到本網誌最新資訊 !!

新 Blog ~~ Migrate iPhone To Android !! 
如果你想由 iPhone 轉去 Android Phone 就一定要睇吓 !!!
如果由 iPhone 轉去 Samsung Android Phone 就更加要睇吓 !!!





自訂搜尋
顯示包含「Flickr」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Flickr」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2月28日星期二

免費apps暗蒐私隱,允偷拍截聽, fb擅閱短訊,憤怒鳥查通話對象

英國傳媒揭發不少智能手機的免費或廉價apps使用條款,隱藏泄露私隱的陷阱,一旦答允條款,就會授權程式開發商蒐集用戶個人資料和照片,甚至調查行蹤和通話對象等。例如facebook及雅虎的使用條款,就允許查閱用戶的手機短訊,而YouTube及Flickr更可隨時遙控用戶的手機拍照拍片。有部分apps理論上還准許截聽電話或在用戶不知情下打收費電話。

fb:測試用途 資料無交第三者

《星期日泰晤士報》調查英國50個流行Android apps(應用程式),發現其中6個,包括社交網facebook及Badoo、Yahoo!Messenger和照片分享網站Flickr,在Android apps使用條款中,授權開發商閱讀用戶儲存於手機或SIM卡的短訊。其中fb的條款,要求用戶准許fb接收、處理、撰寫及閱讀短訊。fb回應時強調,雖然徵求了用戶授權,但目前僅限於測試用途,並未閱讀過大多數用戶的短訊,亦沒有將有關資料轉售第三者。雅虎及Flickr則稱,此做法是為了「安全要求」。Badoo則表示,只會查閱與SMS付款系統相關的短訊。

七成人下載不讀條款

該報調查指出,七成手機用戶很少或未有閱讀apps使用條款,就同意下載。iPhone一些apps的用戶條款,更長達1.7萬字,相信絕少人會仔細閱讀。部分公司有時更會未經授權擅取資料,例如twitter承認其iPhone app在用戶不知情下,會複製用戶手機的電話簿。

允開發商擅自打電話

報道又稱,受歡迎遊戲憤怒鳥亦會調查用戶身處的位置及通話對象。部分小規模開發商的apps更會截聽電話,例如Tennis Juggling Game經用戶授權後,可透過截聽用戶打出電話,將等候鈴聲變成廣告;即使用戶關閉程式,它仍會繼續截聽。開發商稱,新版本已刪除有關條款。

Justin Bieber Droid Wallpapers app的條款就更離譜,除追蹤用戶位置、監察全部網上瀏覽資料、識別用戶的電郵及fb帳戶,更可擅自打電話。報道發現,在50個受查apps中,有8個容許開發商打電話。專家警告,部分apps可能在用戶不知情下打貴價收費電話。

負責Android平台的Google回應稱,他們的下載系統,有提醒消費者每個app可能取用客戶什麼數據,客戶要在同意後才能下載。但業界專家指出,很多apps只是軟件開發商的掩飾工具,真正目的是蒐集大量個人資料。部分資料會被轉售廣告商,令用戶收到大量垃圾信息和廣告。雖然資料轉售時,用戶姓名會被隱去,但專家認為被蒐集的資料太大量,仍可能令用戶身分曝光。

英國媒體警告,免費 App 誘用戶提供人資料

智慧型手機當道,新穎又多元的微型應用程式(APP)是吸引用戶的一大賣點,不過你可知道,諸如臉書(Facebook)、雅虎(Yahoo)與相片分享網站「Flickr」等大型公司,竟然會在使用者下載 App 時,誘使使用者接受允許蒐集個人資料的條款,其後利用 Android 手機 App 取得簡訊、聯絡人資訊、甚至手機內儲存的照片等資訊。雖然這些公司堅稱未擅用個資,但專家表示,光是把資訊賣給廣告公司就能大撈一筆,等於是以低價甚至免費 App 做幌子,賺取更豐厚的利潤。

據英國媒體報導,用戶使用 Android 手機下載臉書 App 時,會出現長篇大論的使用條款,內容允許臉書「讀取儲存在手機或 SIM 卡上的 SMS 訊息」,只要用戶勾選同意,該公司就能透過 App 辨識用戶所在位置、取得其聯絡人資訊、手機儲存照片,或是在用戶不知道的情況下攔截此人電話,甚至將資料傳給包括廣告公司在內的第三方。

臉書、雅虎坦承讀取用戶訊息
由於一般人下載 App 時多半不會細看條款,因此儘管據統計透過 Android 下載的臉書 App 已逾一億次,但據信少有使用者了解自己曾勾選此條款,也因此讓臉書蒐集到大量個資。其餘免費下載的不知名應用程式,大多在使用條款及條件也明確寫明有權取得用戶個資。

臉書、雅虎和 Flickr 都已坦承透過 Android 手機 App 讀取用戶訊息,但臉書堅稱從未擅用這些個資,雅虎和 Flickr 目前則未有回應。臉書發言人表示,要求用戶確定是否允許該公司讀取訊息的條款,用意是要讓 App 與手機 SMS 得以互相讀寫數據,而非讓該公司讀取用戶訊息,「我們保證會讓產品伴隨適切的使用指南」。

但隱私倡議人士批評說,此舉等同侵犯個資。另外,雖然蘋果iPhone手機應用程式有字數高達一萬七千字的全面性條款,但日前也傳出部分 iPhone 應用程式公司在未事先告知情況下,從用戶手機通訊錄取得聯絡人名單,令該公司顏面盡失。

[轉載自 : 自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