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Google I/O 2011 Keynote 總整理

Google I/O 於5 /10、5/11 在舊金山Moscone Center 熱鬧展開,在台灣的各位developers 可以在這裡看到 live 轉播。
Google I/O 到今年為止也已經第四年了(2008 年開始),我有幸參加了第 1 屆的活動。對於遠赴重洋參加的我們來說,它是一場很精彩的大拜拜,觀摩(光)成份居多。但對於人就身在矽谷的 Android Developer 來說意義卻有所不同。這是一個大好機會,developers 可以跳脫出公司內體制,可以跟其他公司的高手交流相關技術,進而建立將來合作討論的connection,這也許是在會議之中最有價值的一部份,而且說不定有些brilliant ideas 就在這裡產生,誰知道?
現在的手機產業已經是生態圈的競爭,不只得靠自己,還得跟整個生態圈的人共存共榮。這個生態圈我暫時初分為三部份,一是 OS Provider,例如Google、Apple;二是Device Maker,以iOS為例的話就還是Apple(先以品牌廠來定義),Android就是許多的手機品牌廠如Motorola、Samsung、HTC等等;三就是Software Developer,而且我相信這一塊是OS Provider最重視的一群人(電信業者因為跟我要討論的主題無關所以先排除在外)。
所以每一年 Google 與 Apple 都會大張旗鼓的辦這樣嘉年華會般的活動,把 developers 伺候的舒舒服服的,有許多好玩的活動,送上最新的機器(今年是 Samsung Galaxy Tab 10.1),無非就是千拜託萬拜託developers開發他們系統的apps。
在這樣的生態圈裡,當個使用 device,使用 SDK 的developer是相對舒服及有趣的,因為有了穩定的device及OS,app developers 才能方便的把創意落實成服務、產品,送到使用者的眼前,無時無刻、默默的改變世界上某些人的行為,方便了某些人的生活。在這些有趣的應用及服務的背後,都是一整個生態圈的人在 support,有了 Google Android team 以及各 OEM 廠商的努力,app developer 才能將自己的影響發揮最大化。
這是今天的 Keynote,等於宣告未來一年 Android 的走向:
他把今年的主題定為:Momentum、Mobile、More…
Momentum 部份報告了 Android 這個生態圈的成長狀況,基本上前景是非常看好的,這裡是數據:
  • 1 億支 Android devices activation
  • 36 OEMs 投入Android device 的製造
  • 215 電信業者販賣 Android 手機
  • 45 萬 developers
  • 112 個國家可以買到 Android 手機
  • 20 萬 apps
關於Apps下載數量:
  • 前 10 億次下載花了 2 年
  • 接下來的 10 億次下載花了 5 個月
  • 再接下來的 10 億次竟只花了 60 天!
直到今天,apps 的總下載次數為 45 億次,真夠嚇人的。
Mobile 這次的重點有:
  • Honeycomb 3.1 upgrade:
如果已下載過 Android SDK, 可以透過 Android SDK Manager 取得更新的 SDK package。模擬器跑起來仍然是慘不忍睹的慢,我是還蠻訝異的。特別被 Highlight 出來的更新部份有新增了 USB Host 功能,Android device 可以讀取其他USB裝置,例如鍵盤、滑鼠、搖桿、甚至是 Xbox Game Controller!再來是此次支援了 Resizable 的 widget,用 Gmail widget 當作範例,因為我以在 Mac OS X 上面看過類似的 widget了,所以並不太驚訝。Feature Lists 可以看這裡
  • Next Release – Ice Cream Sandwich:
這是下一個版本的代號,他們希望做到1個OS可以在各種不同大小用途的Android devices上面run。Google一直強調Choice,讓顧客有許多不同選擇,是他們目前能獲取如此成功的因素。接著他demo了3個early stages的應用,還蠻有趣的。第一個是以Camera capture user頭部的旋轉及位移,來控制apps中3D objects的方向及角度。再來是Video Chat相關應用,首先是可以將自己的臉做部份變形 (觀眾完全靜默..),接著比較有趣一點了,當兩個人同時對著device說話時,camera可以detect現在是誰在說話,然後zoom in在說話的人臉上。這些技術離真正商用化還有一段距離。舉例來說,如果是在會議中,大家七嘴八舌的在說話,它該如何反應?
  • Movie Rental:
Google 開發了新的 Movie Application,只要購買一次,就可以在各個 Android devices 上收看。另外還有 pin movie 的功能,例如在上飛機前先把要看的電影 pin 起來,就能 download 接著 offline 看。
  • Music Beta by Google:
這個服務是我一直想要的,前一陣子還有跟朋友討論過這個話題。我個人有約 130G 的音樂,約 20000 首歌,每一張專輯的 tag 跟封面都編輯過,而這些音樂存在我的 iPod 跟電腦硬碟裡,但它們都有毀損的風險,我衷心的希望可以把這些東西放在 cloud 上,但我想要放的 data 這麼大月租費一定是不便宜,所以也並沒有積極去找。
而我的朋友則勸我從 root cause 解決:為什麼不只留那些丟掉會覺得可惜的就好?總之這個討論到後來並沒有結論,今天碰巧 Google 就提出了 solution,真偉哉!繼文件可以放 Dropbox, Evernote, Google Docs,程式碼可以放 GitHub,我實在愈來愈依賴著雲端,終於也可以把音樂放到 Music Beta 了。可讓使用者把 Local PC 的音樂資料夾,iTunes 資料夾上傳,在線上可以 create playlist,以及支援類似 iTunes 的 Genius List 功能(其實不是類似,是根本一模一樣,換個名字而已)。
此後使用者再也不需要使用 cable 同步音樂,而是 streaming download 到 device 上,關於 download 過後是否會留在機器上這點並沒有說得很清楚,只說他會”cached music that had played”,重開機後還在不在就不知道了。目前是 Beta 版可支援上傳 20000 首歌,是免費的(正式上線我想是一定會收錢的),需要申請然後等待 Google 邀請,不過只限於美國當地,damn!
  • Founding Partners:
基本上就是要求這些要加入的 partners 能做到持續 update 到新版 OS 的這件事,持續 18 個月。各手機製造商的 RD 們,請容我再一次向你們致上最高的敬意。
More…Android Open Accessory API
Google 將 Android 的可能性又向外延伸的一個層次,推出了 Android Open Accessory API,可以讓各周邊硬體製造商 follow 這樣的 API 來做與 Android apps 的結合應用。
在 Keynote 中示範了飛輪跟 Android phone 的結合(Cardio Quest),可以由腳踩的速度快慢來決定遊戲中 android robot 的高度,讓使用者在健身過程中增加樂趣,不過這個遊戲本身一點也不好玩就是了,好戲總是擺在後頭。
Google 用這個 ADK (Accessory Development Kit)打造了一個真實版的 Labyrinth,手機變身為 controller,可以控制木板的傾斜程度,看起來真的是有夠炫!
以下有影片示範 PhoneDog@Youtube:
Android@Home Framework
講這個部分的人好像戴了頂怪異的假髮,以致於我無法專注。目標是希望 Android device 可以控制家中所有的電器產品,例如開關燈、音樂等,Android device 與這些家電之間是 wireless connected 的,所以這些家電上應該都需要有個接收器,和 Android device 之間利用protocol做溝通。這個願景蠻美好的,什麼時候可以商品化,商品化之後價格能夠大眾化,我想不是5年內會發生的事。
關心 Android 或是 Google 未來方向的開發者們,這兩天就鎖定 Google I/O 網站,看看 Google 能夠許我們到什麼樣的未來吧!

[轉載自 : TechOrange科技報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